banner

中国白羽肉鸭产业链条完整、潜力巨大

3月18日,由中国畜牧业协会主办、白羽肉鸭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承办的第三届(2019)中国白羽肉鸭发展大会暨会员代表大会在山东日照成功举行,来自肉鸭产业链各领域代表共700余人参加。《国际家禽》等多家媒体受邀出席此次会议。


 

  开幕式由中国白羽肉鸭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王生雨主持,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禽业分会秘书长宫桂芬,中国白羽肉鸭工作委员会执行主席、益客集团董事长田立余,白羽肉鸭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王兆山分别致辞。今次论坛上,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王宗礼,中国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处长王建,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何新天清华大学教授苏文忠,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侯水生,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计成,以及山东益圆农牧机械科技总经理范永刚等多位出席领导和专家围绕“模式创新、生态环保、消费升级”主题做了报告并就肉鸭领域肉鸭养殖与环保、提质增效、食品安全与消费升级、行业发展存在的机遇和挑战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和解读,


 王 建:鸭脖等快消品牌强势崛起,产业面临的挑战依旧严峻

 中国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处长王建


  近几年,全国家禽年出栏量在120亿只左右,其中肉鸭占比1/4,年出栏25亿~30亿只的肉鸭产业,是中国畜牧业的支柱产业。


  中国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畜牧处处长王建认为,产业面临的挑战依旧严峻。首先,产业生产竞争力不强,核心种源仍要从国外引进,到岸价不及国内价格一半;其次,产业体系不完善;再次,养殖及其他链条资源依旧紧张;最后,养殖环保压力很大,种养分离等导致畜禽粪便的再利用成为一个行业难题。


  王建表示,较好的品种、较高的生产效率、迎合消费水平的产品价格、鸭脖等快消品牌的强势崛起,都大大刺激并带动了白羽肉鸭产业的发展。


  何新天:畜牧业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中国畜牧业协会秘书长何新天


  中国畜牧业协会秘书长何新天表示,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整体已大幅度提升,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随着国家多措并举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增强消费能力,推动消费稳定增长,持续释放内需潜力,加快形成国内大市场,必然对畜牧业生长产生强大的拉动力。


  何新天说,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有以下有利因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产业地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大力发展畜牧业、决胜脱贫攻坚赋予畜牧业重要历史革命、消费结构升级创造新的社会市场机会、畜牧业科技注入新功能。同时目前我国畜牧业保持着稳中有进的发展势头:非洲猪瘟的防控、畜禽粪污处理、粮改饲政策以及我国主动应对中美摩擦等都取得了很好的进步。但是,我国畜牧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重大动物疫病风险增大、环境与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以及国际市场竞争压力增大。


  侯水生:全国肉鸭出栏量达35亿只,2019年肉鸭生产将有更大提升

  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侯水生


  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侯水生在这此大会上透露,2018年,经过对全国22个主产省市区的统计,肉鸭出栏量达到32亿只,总产肉量约为682万吨,总产值达到1049亿元。若加上其他地区,2018年全国全年肉鸭出栏可达35亿~36亿只。


  侯水生分析说,按品种划分,北京鸭(白羽肉鸭)的出栏量占比高达77.60%,约合24.68亿只;麻羽肉鸭和番鸭的出栏量分别为5.31亿只和2.05亿只,占比分别为16.16%和6.24%。以上三个肉鸭品种的体重和单价较为悬殊。如白羽肉鸭、麻羽肉鸭和番鸭的体重分别为3.05千克/只、1.75千克/只和2.50千克/只,单价则分别为29元/只、42元/只和60元/只。三者的全净膛率均为76%。


  从整个肉类产业来看,鸭肉占到了2018年中国肉类总产量的8.01%,在禽肉中的占比达到34.20%。侯水生指出,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我国传统的肉鸭饲养条件都太过简陋,不仅生物安全风险大,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亟需解决这些“历史欠账”问题。他介绍了几种新型的肉鸭饲养模式,包括发酵床/厚垫料饲养模式和多层网上饲养或立体笼养模式。而通过比较不同模式的饲养效果发现,“网上饲养+发酵床”的模式对于提升料肉比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且对致病菌的控制更为有效。


  侯水生分析指出,相比2017年,2018年全国肉鸭总产值提高了近200亿元。2019年,受非洲猪瘟的影响,消费者对猪肉的消费将出现下降,因而会转向消费其他肉品,相信今年肉鸭的生产以及产值将会有一个更大的提升。